2022年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论坛暨开放枢纽大讲堂启动仪式于10月27日在虹桥商务区成功举办。
此次论坛政企校三方携手共同交流思想、谋划发展、凝聚智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发挥多元协同育人合力,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共同为人工智能领域高质量应用技 术人才培养探索新机制、新方法、新路径。
论坛由新虹街道党工委、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主办,闵行春申金字塔人才学院新虹分院承办。分别在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视频号与《中国企业报》中企视讯“枢纽党建·在线会客厅”两大平台同步直播,线上共有10000余人次收看。会议由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秘书长朱伟民主持。
闵行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海燕(中)、新虹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周行君(右)、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会长章海東(左)启动“开放枢纽大讲堂”
会上举行了开放枢纽大讲堂的启动仪式,“开放枢纽大讲堂”是闵行区新虹街道结合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会同辖区总部企业、专业机构等自身优势,通过开展政策宣讲、创业大赛、人才交流、培训研修等活动,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工作格局,打造共享、开放、集聚的交流平台。
新虹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周行君在致辞中指出,新虹作为全区第一家落成了闵行春申金字塔人才学院新虹分院,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协同、功能集成”的枢纽型平台,成立人工智能人才培训基地、新虹人才服务团等,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打通人才工作“全链条”。
为更好地打造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输送的平台,会上发布了人才需求清单,第一轮共征集到53个岗位需求,岗位信息也将适时进行更新。
在主旨演讲环节,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智能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文强作主旨演讲《知识引导的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与产业应用》,张教授从前沿的视听感知和人工智能技术入手,结合复杂背景下的物体识别,基于V-SLAM技术的场景感知,基于视听觉的身份识别,基于深度学习的中文语义理解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在智能机器人方面的产学研工作,介绍新基建形式下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同时给出教育和产业创新方面的几点思考。
商汤科技院校业务总经理刘彬作题为《创新驱动发展,构筑AI+人才培养新生态》的主旨演讲。刘总详细讲解了人工智能国际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国内应用前景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合作展望,为建设“教学实训+社会服务”的现代化产教融合基地提供了宝贵经验。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融媒体特聘专家、交通部运自动化运输研发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王资凯作题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主旨演讲,介绍了研究院在产业转化、公共服务、协同创新生态三大体系的人工智能研发成果,以及在研发与产业转化创新平台打造方面的经验。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方志军作题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实践与探索》的主旨演讲。介绍了工程技术大学以新技术革命与新产业发展为“双轮驱动”,打造凸显前瞻性与应用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面改革,强化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适应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发展的工程素养。
在圆桌论坛环节,与会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产教协作培养高质量人工智能人才”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度交流,分享各自的独到见解与宝贵经验。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科研创新合作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协会将始终为构建体系化的AI人才培养新范式,打通“产学研用”,在“引育用留送”各个环节探索新路、主动发力,推动上海AI人才工作结出更多硕果,引导各方优秀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上大展身手、建功立业、成就自我。